11、什么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?100
發表時間:2018-01-08 09:30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(TIA) 俗稱小中風, 指伴有局部癥狀的短暫的腦血液循環障礙,表現為反復發作的短暫的言語、運動或感覺障礙。顧名思義,其癥狀表現歷時短暫,每次發作僅持續幾秒鐘、幾分鐘或幾小時,最多不超過24小時就能自行緩解。這種發作往往還會反復出現,雖然沒什么規律,但每次發作的表現大致相同,發作緩解后的間歇期一般正常,沒有什么后遺癥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頸內動脈或椎-基底動脈系統的短暫血液供應不足所引起的局限性神經功能障礙,表現為突然發病。其發病機制可以是血液成分改變造成血流不暢,然而更多的是由于微栓塞。微栓塞是由很小的被稱為微栓子的物質突然堵塞血管引起。這種栓子通常是在動脈硬化的基礎上,由于血管狹窄、內膜粗糙、血流緩慢而形成的附著于血管內壁的血小板聚集物。栓子脫落時即可突然阻塞動脈并導致缺血發作,當栓子溶解或隨血管擴張而向遠端移動時,局部缺血即得以緩解。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時的癥狀因病灶發生的血管不同而有差異: (1)頸內動脈系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:以大腦中動脈支配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最多見,常見癥狀有:一側肢體無力、活動不靈、麻木、感覺減退或消失,亦有失語、失讀、失算、語言或書寫障礙。單眼視力障礙為頸內動脈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所特有。 (2)椎-基底動脈系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:最常見癥狀為眩暈并伴有惡心、嘔吐,但很少伴有耳鳴。其它癥狀有:言語不清、雙眼視物模糊、復視、聲音嘶啞、發音困難、吞咽障礙、一側肢體共濟失調等。傾倒為椎-基底動脈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特有癥狀。患者突然倒地,而無可察覺的意識障礙,短暫的四肢無力,但病人可自行站起,此乃雙側腦干網狀結構缺血所致。上述癥狀常以群發性發生,單一癥狀發作較少見。 相關推薦
2023-03-02
2023-02-28
2023-02-20
2023-02-17
2023-02-16
2023-02-11
2022-12-30
2021-09-07
2021-03-01
2021-01-22
|
醫學知識 產品知識 |